当前位置:首页  安财要闻

【65周年校庆·安财记忆】徐艺:我在安财拍电影的时光

发布时间:2024-05-27浏览次数:638

作者简介:徐艺,2005-2009年在大阳城官网(中国)官方网站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习。毕业后在湖北电视台工作,后辞职创业,现为秋隋恒美(武汉)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导演。

当三月的风吹软了柳枝、吹开了春花,我带着父母在海边一边享受着春光的沐浴,一边思虑着今年家庭及事业的规划时,手机响了,定睛一看是母校宣传部来电,表达了征集安财记忆并与我约稿的意向。回武汉后,想到母校约稿,思绪不由地回到了17年前的那段美好时光。

当我还是一名刚走进大学校园的小学弟时,就有一个不可思议的想法,我要拍校园电影。但是,那个时候还没有兴起“拍电影”这件事,更没有“微电影”这个词,只有“DV”之说,略专业一点称之为“DV电影”。或许因为自己并不是影视编导专业的,而且当时咱们学校也并未在影视作品上开过先河,当我跟室友们聊起此事时他们也就只当故事听听。

大二开学时,系里组织去皖南采风,对我们农村出来的学生来说,那是多好的游玩机会,何况还可以拍视频拍照片,所以为了那次采风我到处找朋友借了一台数码相机。到了皖南恰好遇见当时给我们授课的周璐教授,他拿着当年留学日本时购买的松下DV机。我寻思着机会来了,就时常跟周老师套近乎。或许周老师感受到了我眼馋他的“宝贝”,就大方地让我拿着去拍摄、试手。我当时的那个兴奋劲真的无法形容,拿起DV机就对着正在写生的同学们各种拍摄。正因如此,当年我用手里的DV机记录了我班、乃至我们系最全的写生采风实况视频,写生回来之后我还意犹未尽。再后来跟室友在西校开了一间画室,中途出了点小插曲,没赔没赚。眼瞅着大二快结束了,当时心里一阵慌乱:我的大学美好时光已然过了一半,而当年埋藏在心底的那个小心愿还没实现呢。不行,不管结果怎样,我必须得实现它。

暑假的时候,我在家就开始琢磨着下半年怎么开始实践我的“小梦想”——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这是我暑假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或许是高中暗恋失败的经历给了我启发,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会不会比较好?就这样,下半年开学了,其他同学课余时间不是打球就是谈恋爱,我则窝在寝室写剧本。其实那个时候我并不知道什么叫剧本,对电影的工业制作流程和工序完全是一个小白中的小白,只凭自己脑海里的自我探索。经过一星期的“闭关”,终于把剧本初稿写出来了,接下来我就跟室友们商量“我们一起拍DV吧,把这个故事拍出来”。虽然当时大家都不太懂,但是室友们对此都非常感兴趣,便一拍即合开始分工。

第一个问题随之而来——角色安排,我的女一号怎么解决?大家商量来商量去,决定在校内网上搜寻,终于找到了一个与我角色设计感觉很像的女同学。起初跟她沟通时,对方还以为我想追求她,编了一个理由只为接近,直至我把剧本给她看,她才相信是真的要拍DV剧。接下来的几天软磨硬泡,终于确定了女一号。谈好了女一号,男一号又犯了难,室友们提议说不如你自己来饰演。因为当时的发型问题,我自己直觉与角色相差太大,不适合演青春偶像剧。结果其他所有的演员和幕后工作人员都基本搞定了(全部来自本班和隔壁班),男一号还是没有敲定。最后耐不住室友们的怂恿,我决定亲自来挑战一下这个跟大家想象中不太一样的男一号。

一切人员准备就绪,接下来就是设备问题。当时新闻系的张剑老师分管器材,李大元老师又懂技术,第二天我便去学院找张老师。张老师怀疑我的动机,让我先把剧本拿给他看。张老师拿到剧本看了一下说:“你这剧本不如叫台词本更为严谨一点,只有对话,没有任何场景、情绪的描述等”他又问分镜头脚本有吗?一下子把我问懵了,便反问什么是分镜头脚本?张老师以为我跟他开玩笑,笑着说:“你拍电影没有分镜头脚本怎么拍?分镜头脚本就是你的每个镜头的画面设计、镜头运动等。”我恍然大悟,跟他说每个镜头的构图、机位的摆放位置都在我的脑子里,只是没写出来。张老师还是不愿意借,毕竟那是日本原装进口的器材,一台机器两万多,而且还是崭新的。但是我没有退缩,拒绝一次就再去一次,两次不行就三次。最后张老师被我缠怕了,让我写一份《借用申请》和《损坏照赔保证书》,我签字画押,赶紧拿机器走人。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没有半分犹豫,生怕张老师反悔。那时候从没想过两台机器四万块,如果真坏了我拿什么赔,一心只想着我一定要借到。抱着机器的那一瞬间,感觉自己就像小朋友小心翼翼地拿着自己梦寐以求的玩具,仿佛自己的梦想在那一刻就要实现了。当时也是一刻没耽误,回到寝室就召集大家开会,一晚上把所有的拍摄计划表做出来,第二天下午顺利开机。

开机以后,除了在校园里取景,我们走遍了蚌埠市大街小巷,到当时蚌埠比较知名且唯美的一些场所:老火车站、淮河边、龙子湖边、铁路桥、老街、东校、西校等地选景拍摄,想让整个片子摆脱学生固有的印象场景。当时正值大三,很多同学专业方向不同、课外时间不同,时间需要相互协调。为了让大家节约宝贵的课余时间和本不宽裕的生活费,我就自掏腰包负责大家的出行费用和必要的餐费。时间久了大家也看出了我的难处,后来就主动分担了各自的部分费用。

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有一场戏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是全片的重头戏之一,而且是一场雨夜戏,在整个影片里属于情绪高潮部分,也是最感人的桥段。当时正值蚌埠的12月份,天寒地冻,那场雨我们等了一个多星期都没有下下来,最后决定采取人工降雨来完成拍摄。由于没有大型摇臂,我们只能找后勤借用修路灯的升降机替代,雨水就用消防栓里的水。那场戏从当晚六点一直拍到十一点,淋雨的镜头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拍,我和女主角都被淋得像落汤鸡,只为了呈现最真实的场景和感情、拍出最想要的画面。当时大家只想着能拍出理想画面,根本没有想过冷不冷,其实正片里也就一分钟左右的镜头呈现。写到这里我真的非常感谢女主角,是她的敬业、她的坚持以及她对角色的不断揣摩,才得以让这个角色熠熠生辉。

有一场男主角追火车的镜头,为了完成它,其中的坎坷曲折至今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男主角需要跨越铁轨在火车后面追着跑,当时只想到了戏剧性,没有考虑我们只是几个学生且非专业的班子在拍戏,主管部门肯定不会同意。我厚着脸皮一次次去蚌埠火车站党委办公室求助,他们终于同意了我们的拍摄方案,并安排了相关工作人员在现场做安全保障。简单的追车镜头,三个机位同时拍摄,看似简单,每个环节都要计划好,一共分两天拍了两次(同色列车一下午就一班)才过关,这才有了男主角跨越轨道追火车的感人镜头。

为了能在影片最后全面展现安财的校园美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我孤身一人跑到空军十三飞行学院,请求乘坐他们的训练机在安财上空拍摄东校区的全景,只可惜吃了闭门羹。飞机行不通,我又去找消防大队,想借用他们的云梯车拍全景,得到的答复是不能配合拍摄,但可以配合正常的消防安全演练。后来回忆起这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只觉得过去的自己很可笑,那个青涩的年纪,为了达到逼真效果,真的是无知者无畏呀!为了等一辆与追火车戏一模一样的列车,我们几个在解放路天桥上一等就是一下午,饿了就买几个馒头吃,冷了就在桥上蹦来蹦去,丝毫不觉得苦。除了演技是挑战外,设备也是我们所欠缺的。没有轨道车我们就用三轮车几个人推着走,甚至连食堂拖饭菜的小拖车,都被我们拿来当滑轨使用。

整个影片的素材全部拍摄完毕后,2008年春节整个假期我都猫在家里做剪辑工作,而且是跟着剪辑软件边学习边剪辑。第二年又补拍了一些镜头,2008年4月,整部影片终于完工。同学们第一次看完整版时,都为当初的付出感到值得,当场就决定无偿捐给学院。后来我把片子拿给学院领导审阅,得到了学院领导的认可和时任学院团委书记的张亚老师大力支持,最后决定以学院的名义举办一场首映式。就这样,2008年5月,这部名为《深秋》的我的处女作在龙湖东校区艺术楼报告厅正式首映,我特意设计并制作了纪念门票免费发放给大家,凭门票入场。首映当天,我的心情是激动兴奋的,也是忐忑不安的,那么多同学的付出、老师的支持、学院的期待……当我看到整个报告厅被一个个同学坐满,甚至走廊和台阶也都站满了人,后排也挤满了人,门外还有未挤进来的同学时,我终于长舒了一口气,所有的付出在那一刻都觉得值了!当时我精心准备了四页发言稿,后来因为第一次登上千人舞台,过于紧张,匆匆念完第一页后就有点语无伦次了:“我好激动……”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为我欢呼加油,我真的好激动!时隔十六年,那幅场景依然历历在目,仿佛事发昨日。影片首映后,得到了全校大部分同学们的肯定和喜爱。后来才知道,这部DV剧也是当年安徽高校地区第一部学生自编自导的长篇校园电影。这部《深秋》除了要感谢参与的同学外,还要特别感谢学校、学院领导以及老师们,没有大家的支持,也没有《深秋》后来的成绩。

大四的时候,同学们都出去实习找工作。而我想的是,自己的象牙塔生活即将结束,余生都可以工作,当时只想珍惜最后的大学时光。最后毅然决然带着学弟学妹拍DV,相继拍了爱情唯美片《我们说好的》和恐怖片《下一个就是你》。只可惜恐怖片放映一半时,座位上的同学也被吓跑了一大半,第二天学校的论坛上还有同学说自己的寝室号跟影片的寝室号对应,吓得不敢回宿舍。

2009年5月,我举办了以毕业为主题的影片展。第二部影片首映式时,我没有了第一次登台的紧张和激动,多了一些坦然,当时心想这些经历或许对我今后的工作会有帮助。很巧合的一件事,那天的主持人是一个学妹,在台上她说要给我一个惊喜,原来去年《深秋》首映式,她没有得到门票,就在走廊站了两个多小时,当时心想如果能主持师哥的首映式,一定要在台上把那时的心情说出来,没想到一年后小心愿实现了。或许这就是心有所想,皆有希望吧。

毕业后才发觉大学的努力真的都没有白费。我拿着装着三部作品的U盘,不管去哪里面试,基本没有不通过的。后来机缘巧合进了湖南广播电视台经视频道,工作几个月后,因为离家太远便离职回到武汉,进湖北电视台工作了几年。或许是我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或许是一颗躁动的心还没沉静下来,也或许是担心电视台的业务模式固化了自己的创作思维,后来我选择了辞职创业,创办了影视传媒公司。当时我拿着最后一个月工资,自己投资一万三千块拍了一部公益电影《秋隋恒美》,也成就了当年的网红黄灿灿,那时全网的点击率达2000万次。后来相继拍了鄂托克旗政府宣传片《可爱鄂托克》,江苏2022征兵片《强军报国·江苏有我》,电影《那年春天花正开》《羽》《追逐梦想》《无能为力》《请多一点爱》《春耕》《花开时节》《马术场的夏天》《捕捉时光的人》《爱的魔法》,纪录片《杨家将》《雪域鏖战》等长短片影视作品,相继荣获了荷兰阿姆斯特丹最佳国际短片奖、第五届德国柏林电影奖、最佳故事短片奖、盛顿电影节最佳儿童短片奖、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第十二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2021-2022年度影视作品推优活动暨第十二届“学院奖”二等奖、塞浦路斯国际电影节希腊桥梁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短片奖和最受观众喜爱奖、香港紫荆花国际电影节短片单元入围、香港首届国际网络电影节入围等奖项。2017年受某部队邀请,有幸参与了相关的影像工作,摄制的竣工验收汇报片作品得到了相关领导的表扬和肯定,参与这种项目也是我从影以来光荣至上的履历。

我一直在想,如果有一天能再回到母校拍电影,那是多么开心的事情。再回母校,变的是身份,不再年轻;不变的是对母校的情怀,不变的是永远有颗安财心。今后的职业生涯里,如果有切合校园的戏份,我一定要把场景搬回母校,也算是为母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宣传贡献。

虽然我不是科班出身,但是我在安财学到了很多电影科班的知识。我的今天虽没有多大成就,但也过上了当初想要的生活,寓教于乐、悠闲自在,这都得益于母校的栽培。感谢母校,感恩安财,我会继续努力成为一名为母校光添彩的人!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