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卓,中共党员,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2021级统计学研究生。研究生在读期间,在校定A类期刊发表论文2篇,获“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研究生统计大赛三等奖等多个奖项,获大阳城官网(中国)官方网站“优秀毕业生”“优秀研究生”等荣誉称号。目前已获得国家公派出国留学资格,将于今年9月赴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巴黎)(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CNRS,Paris)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
求学之路——坚韧与梦想的起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研究生三年的求学之路,周文卓经历了诸多困难和迷茫,悲伤过,黯淡过,追寻过,才明白人生的道路总会有崎岖与坎坷,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生长着一颗淡蓝色的琥珀,每一次的困难都是自我成长的精心雕琢。每个清晨,周文卓都早早来到图书馆等待开门;每个深夜,宿舍的台灯下总有她挑灯夜战的身影。研究生二年级下学期,周文卓萌生了出国攻读博士学位的想法,念头一旦产生,便立即着手准备,用时一个半月取得了雅思6.5的成绩。随后,她积极与外导联系准备面试,同时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系统上提交申请材料。“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孜孜以求终于得到回报,周文卓于今年5月成功入选国家留学基金委2024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 公派研究生项目”立项资助名单。金秋九月,她将赴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巴黎)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在校期间,周文卓还连续两年获研究生一等奖学金。相信硕士阶段的丰富经历和深厚积累,将让她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出新的光彩。
科研之旅——探索与创新的征途
周文卓师从宋马林教授,从事资源环境统计方向的研究。初做科研时,面对大量的文献和数据,周文卓经常手足无措、深感迷茫。导师的倾囊相授和团队成员的无私帮助,让她学会了如何提出问题、构建模型,并通过数据分析来解决问题。每一次的失败都是一次宝贵的经验积累,每一次的探索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通过不断探索和尝试,周文卓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方向,展现出了出色的学习和科研能力,先后在校定A类、B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另有成果正处于校定A类期刊《Energy Economics》返修状态。此外,她还积极参与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课题的研究,在数据搜集、报告撰写等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从零开始到叩开科研之门,一路走来,周文卓不但克服了科研路上的“繁冗枯燥”,更是看到了科研路上的“风景”,明确了自己未来的奋斗方向。
赛场竞技——智慧与实力的较量
除科研外,在学科竞赛领域周文卓也不甘示弱、奋楫争先。她积极组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项目合作,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在“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初期,周文卓和团队经历了数不清的挫折和磨合。他们不但要理解复杂的节能减排理论,更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创新,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围绕问题定位、方案设计、作品展示等内容,周文卓和团队经过无数次的讨论、练习和调整,终于找准了方向。将实践调研数据整理筛选之后,他们用新的工厂产能利用模型对家庭碳排放绩效进行评估,相较于传统的评估技术,该方法更具有创新性及科学性。最终,周文卓及其团队在比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实现了我校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二等奖、第六届全国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大赛三等奖……一个个重量级奖项的获得,不仅增强了周文卓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更让她接触了许多优秀的同行和前辈,拓宽了视野,激励着她在学习和科研中不断完善自己。
未来展望——勇敢与希望的前行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如今,站在毕业的起点上,周文卓深知未来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然而,求学、科研和竞赛的经历让她更加坚定了前行的信心和勇气。出国读博是一个充满未知和挑战的过程,陌生的环境、不同的文化背景及更高的学术要求都将考验她的适应能力和学术素养。周文卓表示,她将继续秉持学校“诚信博学 知行统一”的校训精神,以求知若渴的心态去迎接每一个挑战,在科学研究舞台上做出自己的贡献。
“花有花期,人有时运,怀爱与诚,静待来日。”谈及研究生阶段所取得的荣誉,周文卓总是以“幸运”二字来概括。她说,“很幸运,我在安财遇到了好的老师、好的队友,更遇到了适合自己的科研方向”。但运气或许只是她成功的原因之一,专注、坚持以及永不气馁的精神才是关键!正如周文卓自己所说:“相信枯燥重复的日子也有意义,那些曲曲折折的弯路也有它的道理,恰逢青春年华,偶尔多走一些弯路也没关系,最后一页定会是花开万里。”
(撰稿:统数学院;审核:统数学院 张楠)